茫茫八百里太行,藏匿了许多民风淳朴建筑别致的传统村落,漏子头就是这样的一个村子!
漏子头村位于林州市石板岩镇太行大峡谷西北20多公里的太行山上,雄踞太行屋脊。放眼之内,是连绵不绝跌宕起伏的太行山,山下,就是璀璨的太行明珠——万丈峡谷“太行平湖”,温顺的躺在它的脚下。
全村13个自然村,11.5公里,散布在平均海拔1300多米的山崖上。195户人家,500余口,仅有耕地380亩。
300多年前,漏子头还被称为双庆沟的时候,虽然山径崎岖,山高林密,却因为占据地理上的优势,在太行屋脊上居高临下,俯视众生。村民们就地取材,石墙石瓦,石桌石凳,几乎不需下山,就可以红红火火的经营柴米油盐的日子。
因为封闭,在村民的口头相传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形成了醇厚的民风民俗。
石墙石瓦的老屋,虽经百年磨砺,满目疮痍,却依旧厚实。
村里的建筑,大都是周周正正的中式四合院,长幼有序,雕花的门窗,规矩讲究,这样的建筑最能体现中国社会的特色,它蕴含了中国人藏在骨子里的浓浓亲情,以及对长辈的敬重,四世同堂的闲情,含饴弄孙的乐趣,都藏匿在这个院子里。
每个人关于家的美好记忆,似乎都保留着这样一个场景,一幅画面。它是我们的情感寄托,是中华建筑文化的精髓。
漏子头最大的自然村槐树洼,也不过136口人。
我们去的这天,90岁的马大爷,正在院子里劈柴火。都说他家里的柴火够烧十年了,他就是闲不下来。胳膊粗的木头被他三秒两秒就锯成几截。干活利索,思维敏捷,耳不聋眼不花,问起他长寿的秘诀,一旁的马书记总结说,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有二十几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勤快!原来劳动才是最好的健身之道!
村里的成支委叫成起付,做过五十年的村支委,现在退了下来,他满脑子装满了漏子头的过去。对漏子头的来历漏子头的传说,他可以坐那里讲上三天三夜。有些故事,是口口相传,有些,是他自己加工过的。哪怕农活再忙,只要有人找他了解漏子头,他立马停下一切,开口就讲。
村头上,几个村民忙着摘花椒,收玉米,走遍了村子,也没碰到几个人。一个老者告诉我们,村里常住的,也就三十几个人。树挪死,人挪活,八仙过海的时代,谁还守在村里受穷?
我无言以应。
随着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侵蚀,大部分的中国乡村,越来越萧条!
漏子头的许多院子也人去楼空,墙角里,路边上,没膝的杂草疯长,倾颓的老墙上,长出青绿的苔藓,掉漆的门窗,斑驳了色彩,一个院子挨着一个院子,一片空荡,连着另一片空荡。
大学毕业在郑州上班的李威,是周口人,偏巧娶了漏子头的媳妇,第一次到漏子头,就被气壮山河的太行惊到了,看惯了一马平川的气象,到山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什么都新鲜,和妻子一商量,便回到村里开了第一家民宿伴山石庐。除了自家的房子,还收了村里三个院子,投资数百万,今年四月一开业,就成为当地焦点。
经营五个月,虽然苦乐参半,也算,给行将没落的村子注入了活力。
竹林村,是漏子头老房子保护最好的自然村!
传说竹林村是明代移民建造的村落,因有泉水一处,可栽植竹子,明代秦氏在此植竹为林,故称竹林村。竹林村明、清、民国多出石、木工,所以村里的房子大都精巧结实。
走进村里,地上落满果子。原来,村里仅剩二十多个老人坚守,种下的大量的果木树,没人吃,自生自落。
退伍兵老白在修缮房子,他说,村里被认定为传统村落,老房子不让翻盖,只好修了又修,补了又补,凑合着住。作为一个立过战功,三级伤残,参加过越战的老兵,他在村里坚守了近六十年,已经扎根在这里,这所老屋保存着他所有的记忆。
马书记告诉我们,竹林村虽然古老,但逼仄的空间,连个修路的地方都找不到。发展受到限制。只能作为乡村记忆,把老房子先保存下来,慢慢寻找机会。
总之,漏子头的每个村寨,都装满了村民喜怒哀乐的故事,每天的鸡鸣狗吠,袅袅炊烟,都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日子。
即便人已经走远,老屋子还在这里,接受着时间的侵蚀,承受着风雨的击打,和虫豸的毁损,用残余的一点气力和龙钟老态,艰难的支撑着。为远离家乡的游子保存一份乡愁,一份回忆。
许多走出漏子头的人都还记得漏子头的山楂片,都是家里老人们手工切片晒干,然后泡水入药,治病医疾无所不能。
漏子头的柿子,吃过了,那滋味就储存在心底,香甜到再也接受不了别的柿子。
正像在漏子头居住了十个年头的著名画家孟新宇老师的作品所体现的那样,大美太行,不仅是雄阔的,还是清澈的,七彩的,浓艳的,美到惊心动魄!
漏子头就是这样,住这里,被高耸的太行,被这些石墙石瓦石桌石凳困守着,总觉得天地太小,可一旦出去,就忍不住的想。
马存生书记说,现在村里就剩我最年轻了,既然做了这个支部书记,就得为村里谋求发展。
他有许多构想,借助太行屋脊风景区,在村里发展民宿,农家乐,建停车场,服务游客。但,也受到许多限制。作为国家传统村落,老屋不能动,土地不能动,能动的,只有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是扶贫,还是振兴,都不如,带着现代城市人的新知识新观念,到村里去,丝丝缕缕融入到当地的传统文化里,一边唤醒,一边反哺。
这才是对传统村落最好的保护。
(供稿:乔小乔 供图:赵树岭 编辑:秋水)